感知·语知--iSpeak·520与设计教育的完美碰撞
摘要:空间,何其大,又何其细微,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痴迷于此
空间,何其大,又何其细微,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痴迷于此,并由此诞生了彪炳千古的自然空间观与希腊美学;两千多年之后,扎哈等知名设计师将空间的演绎发挥到了极致,留下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观!空间意味着什么,空间中的声、光、热等物理要素又对我们的空间设计有什么影响?答案,就让我们在"iSpeak·520"沙龙活动与设计教育的完美碰撞中寻找吧!
3月15日,以“感知·物理要素与空间设计”为主题的“iSpeak·520”亚洲照明设计师沙龙(广美站)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办,本次活动由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共同主办,仰光传媒承办。
据了解,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常务理事李光先生,+ - thinktank(加减智库)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胡彦先生,广州热伙照明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及设计总监、AALD会员崔立先生,广东演讲学会副秘书长、“微演讲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高级演讲与口才培训师陈丽萍女士,AALD秘书长马彬先生等出席了活动,并担任评委。
在此次的“iSpeak·520”比赛中,主办方给参赛学生们出了一个“难题”: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廊上咖啡厅改造为主题作汇报讲演。令人欣慰的是,参赛的6组学生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当声光热相遇,“整体”的魅力瞬间绽放
空间万物纷繁复杂,各种物理要素纵横交错,如何统领各要素是关键!
在参赛学生的作品中,多要素整合非常普遍。譬如第五组参赛作品就充分融合了风、光等元素,打造了一个流动状、轻盈律动的空间;而在第三组的作品中, 他们通过抬高建筑的部分构造,使得冷空气在下面流动、热空气往上走,实现了良好的空气对流……
除此之外,第四组的作品也引起了评委们的注意。这组作品将光线与路径结合,把咖啡厅、湖边小径与一旁的小树林统一成一个整体。
第三参赛小组作品示意图
参赛小组代表现场激烈PK图
光成为设计的“宠儿”
无论参赛学生的设计方案如何变化,光都是其中当之无愧的“宠儿”。有意思的是,这部分的评为点评也更加精彩、发人深思。例如,在对第一组参赛作品点评的时候,评委李光就指出:如果自然光、人工光的可控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那么我们就更加容易利用它们,营造出想要的效果。
而评委崔立则关注到了第五组所广泛采用的间接光。他认为,如果诸如灯带等营造出来的间接光多了之后,整个空间的平均照度就会升高;如果局部再辅以重点照明效果就更好了。
如果说以上两位评委的关注点都在光的实际效果上,那么评委胡彦就在灯光模拟效果上为学生们出谋划策。他强调,为了让灯光效果更加精细、准确,除了借助模型,还可以用图纸去画一下剖面图,这样就能观地模拟出灯光对环境的影响、灯光与人活动之间的“互动”效果。
第一参赛小组作品效果图
参赛小组代表现场激烈PK图
评委: 崔立先生(左)、胡彦先生(右)
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
每一场 “iSpeak·520”都是对演讲者语言组织能力、体态、逻辑的考验,这一次也不例外。而作为专业的演讲培训师,陈丽萍针对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总结出增强演讲感染力的操作性极强的“三美”原则:意美、形美、音美。意美,即内容要好,将设计与人文哲理融合,语言需要经过精细设计,尤其是开头语和结束语,演讲中要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技巧;形美,指的是演讲者整体的形象,有声语言配合得体、自然的体态语,包括站姿落落大方,服装要端庄得体;音美,演讲的声音准确、清晰、流畅、优美、有力,注意把握强调重音,入耳,入脑,入心。
评委李光也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建议,他提出:既然讲到灯光是项目的亮点,那就要更加明显地展现出来,只介绍基本结构是不够的,还要在感染度上下功夫,观众才对你的讲演印象深刻。
评委: 陈丽萍女士(左)、李光先生(右)
比赛结果:卓越Speaker
卓越Speaker: 李雪尔/建筑1班③组代表(中)
颁奖嘉宾: 李光先生(左)、马彬先生(右)
比赛结果:杰出Speaker
杰出Speaker: 陈琦琦/环艺1班②组代表(左2)
杰出Speaker: 潘拓安/环艺1班①组代表(右2)
颁奖嘉宾: 陈丽萍女士(左1)、胡彦先生(右1)
比赛结果:优秀Speaker
优秀Speaker: 李凯茵/建筑2班④组代表(左2)
优秀Speaker: 肖怡静/环艺2班⑥组代表(中)
优秀Speaker: 邓锦坤/环艺1班⑥组代表(右2)
颁奖嘉宾: 崔立先生(左1)、AALD朱月容(右1)
组织单位信息: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
承办单位:仰光传媒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