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 Award中国区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发布
摘要:经过一周公示期,2020 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经过一周公示期,2020 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本届大赛由Active House国际联盟主办,收到的作品异彩纷呈,参赛者通过作品对“Active House”进行多维度的诠释,突出建筑应以使用者利益为主,打造健康舒适与节能环保的平衡模式。评审委员会以行业大师领衔,国家学会领导、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共同评选出本届大赛优秀作品。
评审结果备受瞩目,现在就为您揭晓获奖名单!
总冠军奖
若尔盖暖巢项目
AH2020-015
设计机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钱方、戎向阳、毕琼、郭佳、雷冰宇、闻金石、高庆龙、谢秀丽、殷兵利、雷雨、郭伟锋、周莹、钟辉智、董彪、邱天、封宇、韩夏、王莉苹、张宗腾
▲设计团队合影
专家评语-冯正功:暖巢项目在技术层面上,选择主被动结合的高新技术路线,但同时兼顾了环境与成本。该项目基于高原高寒的特殊气候环境,运用建筑信息化模型和性能化模拟,理性选择并创造性地使用了零碳采暖技术改善建筑性能,提高建筑对藏区特殊气候的适应性,低成本、低造价、易维护地营造舒适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设计理念尊重藏区传统,延续地域文化,主动式建筑设计不失人文温度。在简洁的现代建筑形体上,采用当地材料页岩,因地制宜减轻环境负荷;在空间色彩上,提取藏族传统色彩,点亮儿童活动空间。
最佳可持续奖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AH2020-011
设计机构:OPEN建筑事务所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团队:李虎、黄文菁
专家评语-叶青:该作品由废弃航油罐改造而成,并与微地形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引入自然采光与通风,还大胆应用了新材料和构造,使建筑本体的性能提升,充分体现了主动式建筑(Active House)的好处。同时引入新的公共艺术功能,让整个开放空间有了新生命,也是绿色改造的趋势和方向,非常值得推广和借鉴。
南京江北新区人才公寓(1号地块)项目
AH2020-054
设计单位: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邱立刚、张伟伟、祝侃、宋建刚、武洪基、刘强、姜楠
专家评语-张鹏举:该项目设计以全生命周期净零碳排放为目标,采用木结构体系和屋顶一体化的光伏系统,同时注重以建筑设计如设置大台阶、安装吊扇等措施实现对低碳行为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创造了较为舒适宜人的交往场所,有效平衡了环境、能源和人的场所需求。
深圳福田区新洲小学
AH2020-049
设计单位:广州市东意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肖毅强、肖毅志、邹艳婷、杨远景、陈培笑、郑泽旭、洪宇东、隋佳音、杨宗祥、何亚洁、唐帅、马志超、林瀚坤、吕瑶
专家评语-叶青:该作品充分体现了在深圳高密度城市发展背景下,如何采用绿色理念创造更生态的教学环境,形成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中双庭院的规划布局,立体遮阳和绿化的设计,节水和海绵技术的应用等都值得在学校类公共建筑中推广和借鉴。
H18工艺研究所
AH2020-018
设计单位:禾邑精造
设计团队:亚邑设计 孙建亚;西涛工作室 tao+c;青埕设计 郭侠邑;建筑师 陈文峯
专家评语-仲继寿:H18是根据ActiveHouse理念对⼀栋建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房进⾏设计改造的项目。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灰空间”,打破了“研究所”、“实验室”、“学堂”、“会议”、“展览”、“农耕”等各种功能的边界,以打造健康舒适的工作与交流环境为目标,实现了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值得一提的是,H18一直在持续改变和生长中,不断提升主动感知与主动调节的能力。
在“舒适”性能方面,自然采光和天然通风成为重要特色,天窗的合理使用、照度和眩光的控制、声学隐私的保护和设备噪音的降低为健康舒适的工作与交往提供了保障;在“能源”性能方面,采用不同朝向不同围护结构策略以及能源系统分区分时的智能监测与管理,实现了大空间76.8Kwh/m2的全年能耗水平;在“环境”性能方面,在3R原则下,选择环境友好材料和节能节水产品。
Active 卓越奖
卧龙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
AH2020-016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专家评语-仲继寿:该作品采用了传统民居的形式,消隐在大自然中,在布局考虑中充分体现了绿色理念。坡屋面和可电动开启的保温吊顶之间的空腔是本项目的一大特色,较好地形成拔风作用,资源能源节约率高,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体现主动式建筑特点。
上海联创国际设计谷
AH2020-022
设计单位: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专家评语-张桦:本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尊重既有建筑环境和风格,保护原有生态景观。围绕四个庭院组织有效的办公空间,用不同形式的廊道和平台串联,创造丰富的“园林式办公”环境,丰富员工的舒适体验感。项目采用新工艺生产的“离瓦”不仅使新建筑与原有建筑保持呼应,还具有遮阳、通风、隔热作用。
自然之间
AH2020-025
设计单位:厦门大学+法国solar brittany
设计团队:家+家
专家评语-宋晔晧:“自然之间”是以某大学德州太阳能十项全能项目为基础完成的。在竞赛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要求,并在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显然,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要求在很多方面与主动式建筑的要求完美契合,充分说明了面向未来的理想建筑有其共通之处。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长江文明馆(绿色科技馆)建设工程
AH2020-027
Thomas Herzog建筑设计事务所+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李保峰、聂华波、刘琼、金铃、沈世莹、黄磊
专家评语-张桦:本项目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绿色设计理念,在总体布局和室内空间组织方面,为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提高人们的舒适感创造重要基础条件。项目整合主动式及被动式技术,有效控制建筑室内的光和热,运用景观和建筑整合策略,用植物调节微气候。
海草房印象·威海虎头角音乐厅
AH2020-029
设计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专家评语-刘艺:威海虎头角音乐厅的设计是一项有趣的挑战。项目选址既拥有优越的景观资源,也会直面海滨风雨的侵蚀和不利的光热声学环境。设计充分运用多种技术策略,通过曲面的可变化外层玻璃壳,提供了冬季太阳能房和夏季遮阳通风腔的转换可能,建筑以主动的姿态应对环境条件。海水源热泵和温湿分控的空调系统也有利于能耗节约,体现出环境友好。
甘肃省夏河县博拉无锡希望小学图书室项目
AH2020-031
设计单位: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余琪、雷李坤、张朝阳、詹书俊、张一猛、曹馨雅
专家评语-张鹏举:项目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利用了地方廉价的材料资源,在空间设计中有效适应了在地气候,成为一个能够平衡自然环境和人的舒适性需要的低造价建筑。除材料选择和尊重自然外,该建筑还在建筑尺度、开窗大小、能源利用等方面都遵循了适度的原则。
宾川路502号悦享老年食堂
AH2020-032
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奥默默工作室
设计团队:张海翱、徐航、李迪
专家评语-张桦:本项目在将居住小区原有煤气站房改建成社区食堂过程中,不仅充分满足低成本改建和适老化设计的需求,还结合空间和立面精心设计,充分引入自然光源,组织有效的春秋季节自然通风,为老人们提供温暖舒适的就餐和活动空间,同时也丰富了居住区的建筑环境,活跃了社区生活。
深圳罗湖区星园学校新建工程
AH2020-034
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彭朝颖(主创设计师)、王晓波、周长胜、杨洋、郭非、谢向礼、任彦、林武乾、周德亮、龚伟成、苏心莹
专家评语-刘艺:深圳罗湖区星园学校是一个充分利用建筑手段而不是设备手段,实现环境舒适度的案例。设计有效结合地形,退台绿化隔热屋顶和架空通风层反映了南方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特征。设计尚可商榷的是建筑对于原始山体的挖切太多,环境影响较大,建议进一步优化。
曲靖惠民村镇银行办公楼
AH2020-038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徐宗武工作室
设计团队:徐宗武、顾工、钟岱容、唐悦兴、李静、刘芳博、倪博研、张誉文
专家评语-冯正功:该项目采用的中庭空间、架空设计、水体设置、屋顶花园等手法注重的是“软技术”, 而非设备技术的堆砌。设计以“普适,朴实,普世”的价值观为导向,不仅能被多数建 筑借鉴,也成为云南曲靖惠民村镇新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引领者。这些设计实现了建 筑空间与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适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的健康,关注人 的生活,关注人的心理愉悦。
黄帝文化中心
AH2020-040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张锦秋、徐嵘、徐泽文、刘婷婷、朱春红、王海银、吴琨、侯文龙、王景、龙婷、赵凤霞、张明、杜乐、张飚、王今照
专家评语-章明:作为覆土建筑,该项目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较大程度依赖于建筑设备进行调节,因此对制冷供暖、新风、照明等系统进行细化、优化设计成为了平衡舒适性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键,其中采用的定风量带热回收、冷热设备保温、地埋管地源热泵及建筑智能控制系统等都是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此外,如能将建造及运营成本的平衡置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考虑,或可更好地体现主动式建筑理念。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
AH2020-041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屈培青工作室
专家评语-宋晔晧:贾平凹文化艺术馆有特色的地方在于通过设计诠释了当地文化传统。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院落体系的现代化转译。当然项目也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体系来完成传统的演绎,例如采用了来源自夯土启发的混凝土挂板。总体来说,文化馆的整体氛围具有强烈的在地性特征。
民航运行管理中心和气象中心工程及民航情报管理中心工程
AH2020-043
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陈自明、姜海玉、塔林、江世茹、罗佑新、周刚、孔迪、冯睿、姜力萍、杨文、李顺、高磊、高敬、时姗姗、张晨、富烨、邵琛、李斌、赵乾铭、杜会宾
专家评语-郭成林:该项目自述遵照国家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设计,并荣获绿色二星的评估认证,说明该项目在安全可靠、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方面有出色表现。项目在重点空间如运营大厅、共享大厅等处,设立了室内外环境监测系统,从而为环境因素的主动调节,提供了可能性。此外,该项目在建造、运维过程中,使用了BIM、装配式、冷辐射吊顶、智能空气调节等先进技术,为满足建筑的舒适和主动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
AH2020-053
设计单位: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张冰、王凤林、李琪、王兴鸿、王晓蓉、翁茜茜、蒋晖、陆春、周立山、田志卿、郝刚、周志刚、陈庄、肖玉全、胡晓明、王成、陈洪亮、李满、范海君、厉瑨 、
专家评语-郭成林:滑板、小轮车、蹦床、攀岩等运动,被称为极限运动。极限运动的场所,更需要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来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使他们在室内,也可以享受到室外的阳光新鲜空气。从设计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极限馆设置了建筑环境感知系统,实现了对建筑环境的主动调节。从而和其它同类型建筑比较起来,能够更积极有效地实现保障。难得的是建筑热水的50%,可以由建筑自产能装置提供,从而为达到主动式建筑所提倡的建筑能源要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做出了贡献。
蚁筑
AH2020-055
设计单位: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毛浩浩、陆蕾、仲书诺、江祯蓉、朱頔飞、张俊
专家评语-刘艺:蚁筑方案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设计,其建筑平面和剖面的设计参考了绿色建筑常用的手法,包括有节制的规整平面和利用垂直热压差的拔风塔,以及强调手工劳作的砖砌构造。因为项目位于南京市区,采用风塔和阳光中庭的拔风设计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的模拟数据与实测观察。
哈尔滨浩宁集团总部
AH2020-056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方云飞、冯晨、路玥、李楠、颜裴成、黄晓宇、赵兰、梁增贤
专家评语-仲继寿:这是一个充分体现 “被动优先、主动优化“设计原则的案例。通过设计师的主动性努力创造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空间、场景和机会,并通过大空间的布局实现建筑面向未来的功能适应性和空间可变性。
“中庭“是项目实现健康舒适与节约能源平衡的重要手段。采用智能化帷幕系统的中庭在实现自然采光、烟囱通风效应与提升空气质量的同时,还兼具夏季早晚蓄冷、过渡季节蓄热的效果。另外,在中庭交通便利区设置楼梯,营造行走舒适及微景观环境,增加了使用者的空间活动频率。
在设计时通过各种环境和能源的模拟工具促进设计目标的达成,在运行中记录、公示建筑能耗、室内外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相关数据,并为业主提供不同季节的优化开窗方案,确保建成环境的质量和协同运营的环境。
上海市市立幼儿园“豌豆屋”
AH2020-057
设计单位:上海力本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设计团队:白鑫、李乾、何方、孙慧芳、李映枚、田嘉炜
专家评语-郭成林:“孩子不是按比例缩小的成年人。”
结合幼儿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汲取幼儿教育中以“启发、引导”为主的先进理念,该项目在设计中,在仅有100多平方米的小面积活动范围内,顾及到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引导儿童楼上楼下运动起来,窗内窗外呼应起来,台上台下跳跃起来。
该设计像是一位虽不开口但充满爱心且专业的幼儿教师,循循善诱,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着在欢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妈祖重离子医院
AH2020-060
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
设计团队:朱乃伟、高迎春、陈素茵、张灿辉、周茁、钟泽彩、陈仁杰、黄琳、王瑾、黎仕国、薛锦儿、穆绮琪、陆雅为、罗汉卓、何远
专家评语-章明:该项目通过对室内环境主动调节系统的精细化设计,实现了对室内舒适度进行量化控制,不仅使建筑具备自我感知、主动调节的能动性,更体现出“将使用者置于中心(Active House sets the user at the centre)”的理念。同时,该项目通过使用可回收建材、太阳能及雨污回收系统等方式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另外,若将对周边城市空间的回应纳入设计,或更有助于建设“健康舒适”的整体环境。
建筑光学实验室
AH2020-061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原照明工作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团队:张昕、赵晓波、韩晓伟、姚渊、吴兆峰、牛本田
专家评语-郭成林:该参赛项目是一间和建筑光学实验有关的实验空间和工作空间,设计人员在计算机相关软件的辅助下,对项目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热湿环境、空气质量以及能耗产能等,进行了细致全面精确的模拟分析计算,并依次对室内环境进行相应的处理布置。达成了出色的效果。该设计崇尚理性,尊重科学,不饰雕饰,充分体现了主动式以人为本朴实普适的价值观。
徐岙底E05地块传统民居改造
AH2020-062
设计单位:吾方(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于清波、孙蕙、赵星、刘鹏、郑立、张小朵、沈鸾音、廖昕
专家评语-宋晔晧:徐岙底E05地块民宿改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例子,显示了两个至少字面上理解是对立的系统:被动房和主动式建筑,它们的原则可以在同一个案例上均得到完美体现。该项目对于能源体系和技术集成是相当审慎且实用的,同时也着力强调了建筑中的人的自然感受。这里的夯土墙是真实的,而不是利用新技术的挂板体系。这种真实实际上是稀缺的,因为它同时满足了苛刻的节能要求。
汉森办公室改造项目
AH2020-064
设计单位: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设计团队:盛宇宏、汪炜敏、盛建需、薛卫文、邓孝祥、尹过煌、胡伟洪、苏醒强、刘少花、黄云龙、陈嘉华、蒋祖强、李浩桥、陈迪雅、黄莉甄、林小文、梁鑫星
专家评语-仲继寿:这是一个位于高层办公楼中的两层办公室改造项目,在限制的环境下避免更多碳足迹、提升健康舒适性能的改造理念和实践具有普遍意义。
通过10%的室内种植面积、天然采光的公共与半公开空间、简洁的线条与明亮的色彩,营造缓冲使用者心理压力的空间与环境;将天然采光效果最佳区域的北、东、南侧的固定工位置换成阅读、洽谈等公共功能,开放的空间布局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依赖,提高了室内光环境质量;采用自然通风与空调机械通风并置的系统、11%的可开启幕墙、移动的会议间隔断、新设置的连接两个办公空间的楼梯、凌晨4-6点的自动开启的窗户保障了较高的空气质量;废热回收、冷凝水再用、高效能设备、长寿命家具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碳足迹。
学生组
Active 卓越奖
四时耕新
AH2020-001
设计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设计团队:白如冰、刘紫旋、马诗瑜
专家评语-冯正功:设计方案以对城市扩张的反思为切入点,提出了“梯田共生”的设计构想,方案从 空间生产、城市景观、环境平衡等多个视角展示了常规的单一功能的城市公共建筑所具 有的植入和增加多样性的潜力。作品图示表达出色,设计逻辑清晰。
檐·间·阖——给予乌素图的特殊礼物
AH2020-006
设计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设计团队:宋彦星、任赫龙、张黎曼(学生)、宋彦星、任赫龙、张黎曼
专家评语-章明:设计团队通过对乌素图村人居现状的实地调研,提出了解决当地公共活动空间缺乏这一问题的建筑方案,并在建筑节能、室内环境控制等方面均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策略,同时采用了当地传统民居“一出水”的建筑语汇,以期对当地的环境及文化资源形成最低限度的影响。作为主动式建筑,或可考虑增加空间可变性,感知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House X
AH2020-010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团队
专家评语-张鹏举:项目设计以中东地区传统中庭式住宅为原型,从捕风塔中吸取智慧,结合形态空间设计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设计手法,运用了全屋智能控制技术等一系列主动系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达到一种能源、环境和舒适性的平衡。
媒体组织
主办单位
Active House Alliance(主动式建筑国际联盟)
承办单位
AH成长学院
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建筑学报、建筑技艺
当代建筑、友绿网
SUP素朴建筑
绿见学堂、弘石设计
《建筑节能》杂志社
大器建筑设计工作室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更多阅读
高速发展的社会,绿色可持续是必然的选项。Active House,是绿色可持续建筑中一股新生的力量!Active House Alliance(主动式建筑国际联盟)自2016年开始连续举办Active House Award国际竞赛,吸引了全球建筑领域专家、学生及行业相关人员,共同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发力。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更多Active House Award国际竞赛)
▲2019 Active House Award国际大赛 | 一场来自加拿大的建筑盛宴
▲现场直击「首届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竞赛」参赛作品评审会圆满落幕
▲官宣!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竞赛获奖作品公示
基于Active House建筑理念,在全球已经有众多示范性项目相继落成,以下为中国地区经典项目。
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首栋Active House建筑
扫码报名参观中国首栋Active House主动式建筑—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办公楼
当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全球首个获得Active House认证的博物馆项目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荣获Active House采光卓越奖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
荣获Active House采光卓越奖
建筑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
荣获Active House设计贡献奖
建筑设计:SUP素朴建筑工作室
禾邑H18
荣获ActiveHouse先锋实践建筑
项目统筹:禾邑精造
中衡设计集团研发中心
荣获Active House采光卓越奖
项目统筹: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办公楼
荣获Active House运营示范奖
项目统筹: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丽水松阳县岙呢院子
荣获Active House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奖
项目统筹:吾方(北京)建筑科技公司
I-Yard2.0
荣获Active House Award大赛总冠军奖
项目统筹: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团队
“北山栖鸢”深圳莲花山顶公厕项目
荣获Active House Award特别表彰奖
项目统筹: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